压缩弹簧设计计算说明

压缩弹簧设计计算说明

压缩弹簧设计计算说明分页导航

压缩弹簧设计计算说明

压缩弹簧设计的基本概念

图1为压缩弹簧的结构及载荷-变形图。


图1 压缩弹簧载荷-变形图

图1中:
d──弹簧丝直径(mm)。
D、D1、D2──弹簧的中、内、外径(mm)。
Fs──试验载荷。
F1、F2…Fn──弹簧的工作载荷(N)。
为了保证指定高度时的载荷,弹簧变形量应在试验载荷下变形量之间,即要求:
H0──自由高度(mm)。
图1中,
──在F1、F2、…、Fn、Fs作用下的弹簧变形量(mm)。
H1、H2、…、Hn、Hs──在F1、F2、…、Fn、Fs作用下的弹簧高度(长度)(mm)。
p──弹簧的节距(mm)。

压缩弹簧设计计算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设计计算的基本公式有:




式中:
──切应力(MPa);
──许用切应力(MPa);
F──弹簧的工作载荷(N);
f──工作载荷下的变形量(mm);
k──弹簧刚度(N/mm);
U──弹簧变形能(N·mm);
d──材料直径(mm);
D──弹簧中径(mm);
C──旋绕比,C=D/d;
n──弹簧的有效圈数;
G──材料的切变模量(MPa)。
K──曲度系数,由下式计算:

由上述公式可导出计算材料直径的公式:

可导出计算弹簧有效圈数的公式:

试验载荷为弹簧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取K=1,其计算公式:

设计弹簧的一般步骤

设计弹簧时,当给出弹簧的工作条件、工作载荷F和对应的变形量f,其计算步骤大体是:
(1)根据工作条件确定弹簧的载荷类型,选择材料,并获得许用切应力;
(2)根据要求,初选旋绕比C;
(3)计算材料直径d,并计算出弹簧的中径D;
(4)计算有效圈数n;
(5)最后进行弹簧性能校核。

弹簧性能校核

(1)弹簧特性校核


弹簧的变形量应在试验载荷作用下变形量的20%~80%之间。即:
试验载荷 (N)
试验变形量 (mm)
弹簧特性应满足: 0.2 ≤ ≤ 0.8

(2)疲劳强度校核


受变载荷的重要弹簧应进行疲劳强度校核,校核时变载荷的循环特征:
切应力比:
式中:
最小切应力 (MPa) 和最大切应力 (MPa)。校核时由循环特征和抗拉强度 按图3查取疲劳寿命进行验算。

图3 疲劳寿命图

图中 的横线是不产生永久变形的极限值。

(3)共振验算

对于高速运转中承受循环载荷的弹簧,需进行共振验算,其验算公式为:
自振频率应满足的条件:
弹簧迫振频率
式中:
──弹簧自振频率(Hz);
──强迫机械振动频率(Hz);
d──弹簧材料直径(mm);
D──弹簧中径(mm);
n──弹簧有效圈数。
对于减振弹簧,按下式验算:

式中:
k──弹簧刚度(N/mm);
g──重力加速度(mm/s2);
W──载荷(N)。

(4)压缩弹簧的稳定性验算


高径比b较大的压缩弹簧,轴向载荷达到一定值就会产生侧向弯曲面失去稳定性。为保证使用稳定,高径比
应满足下列要求:
两端固定      b≤5.3
一端固定一端回转  b≤3.7
两端回转      b≤2.6
当高径比b大于上述数值时,要按照下式进行验算:

式中:
Fc──弹簧的临界载荷(N);
CB──不稳定系数,从图4中选取;
k──弹簧刚度(N/mm);
Fn──最大工作载荷(N)。
如不满足上式,应重新选取参数。若设计结构受限制,不能改变参数时,应设置导杆或导套。为了保证弹簧的特性,弹簧高径比b应大于0.4。

图4 不稳定系数

1──两端固定  2──一端固定一端回转  3──两端回转

压缩弹簧几何尺寸计算

表13 压缩、拉伸弹簧几何尺寸计算(摘自GB/T1239.6-1992)

名称 代号 单位 计算方法和确定方法
材料直径 d mm 计算,再按表6取标准值
弹簧中径 D mm 根据结构要求估计,再按表7取标准值
弹簧内径 D1 mm
弹簧外径 D2 mm
有效圈数 n   计算,一般不少于3圈
压缩弹簧的支承圈数 n2   按结构型式从表1~表5中选取
总圈数 n1   压缩弹簧: ,尾数应为1/4、1/2、3/4或整数,推荐用1/2圈
节 距 p mm 压缩弹簧: ,一般取
间 距 δ mm
压缩弹簧高径比 b   ,应进行验算
自由高度或自由长度 H0 mm 压缩弹簧:两端圈磨平 
时,
时,
时,
两端圈不磨
时,
时,
工作高度或工作长度 Hn mm 压缩弹簧: 为工作变形量
试验高度或 试验长度 Hs mm 压缩弹簧: 为试验变形量
压缩弹簧的压并高度 Hb mm 端面磨削约3/4圈时,
端面不磨削时,
螺旋角 α (°) ,压缩弹簧推荐值为:5°~9°
弹簧材料的展开长度 L mm 压缩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