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结构参数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

表面结构参数的选择分页导航
本页导航 广告链接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择

表面粗糙度参数的选取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个参数,在表面粗糙度的常用参数值范围内(即Ra为0.025~6.3μm, Rz为0.1~25μm范围内)推荐优先选用Ra。Ra既能反映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又能反映凸峰高度。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概念较严密、直观,也用得较多,但反映的表面信息较局限,只能反映被测表面轮廓突出的五个峰和谷的数值,不能全面反映轮廓微观几何特征。由于工厂现有测量仪器只能测得Rz的范围为Ra>6.3μm, Ra<0.025μm,因此这些范围适于选用Rz,且零件表面不需评定其综合微观几何形状特征时用。轮廓最大高度Ry只能反映表面轮廓的最大高度,不能反映轮廓的微观几何形状特征,对某些表面不允许出现微观较深的加工痕迹(影响疲劳强度)和小零件表面(如轴承、仪表等)有其实用意义。Ry可和Rz或Ra同时选用,以控制多功能的要求,但Rz和Ra不能同时选用。

2.对于零件表面,一般选用高度参数Ra、Rz、Ry控制表面粗糙度已能满足功能要求,但对某些关键零件有更多的功能要求时,如由于涂漆性能、抗振性、抗腐蚀性、减小流体流动摩擦阻力等附加要求,就要选用Sm或S 来控制表面微观不平度横向间距的细密度。对耐磨性、接触刚度要求高的零件(如轴瓦、轴承、量具等)要附加选用形状参数tp,以控制加工表面质量,在给定tp值时,必须同时给出轮廓水平截距C的值。附加评定参数Sm、Stp 见标准GB/T 1031-1995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