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的密封
滚动轴承的密封
滚动轴承的密封 |
|||||||||||||
---|---|---|---|---|---|---|---|---|---|---|---|---|---|
型 式 |
简 图 |
特点与应用 |
|||||||||||
非接触式(除密封间隙中的润滑剂磨擦外均不会出现任何其他摩擦,不会产生磨损,因此使用时间较长,也不会产生热量,所以可应用于转速高的地方) 非接触式密封的间隙(mm):
|
间
隙
式 |
缝 隙 式 |
|
轴与端盖配合面之间,间隙越小,轴向宽度越长,密封效果越好,一般径向间隙0.1~0.3mm。适用于环境比较干净的脂润滑的工作条件 |
|||||||||
沟 槽 式 |
|
在端盖配合面上,开有三个以上的宽为3~4mm、深为4~5mm的沟槽。充填润滑脂,以提高密封效果 |
|||||||||||
螺 旋 沟 槽 式 |
|
螺旋线方向与轴的旋转方向相反,沿着轴泄逸的油又被输回轴承中 |
|||||||||||
W 形 沟 槽 式 |
|
用于油润滑。在轴上或轴套上开有“W”形槽,借以甩回渗漏出来的润滑油。端盖孔壁上相应开有回油槽,将甩到孔壁上的油回收流入轴承内 |
|||||||||||
迷
宫
式 |
轴 向 式 |
|
轴向迷宫曲路由套和端盖的轴向间隙组成,但迷宫曲路沿径向展开,故曲路折回次数不宜过多。由于装拆方便,端盖不须剖分,因此轴向迷宫比径向迷宫应用广泛 |
||||||||||
径 向 式 |
|
径向迷宫曲路由套和端盖的径向间隙组成,端盖应剖分 迷宫曲路沿轴向展开,故径向尺寸比较紧凑。曲路折回次数越多,密封越可靠,适用于比较脏的工作环境,如金属切屑机床的工作端多采用此种密封型式 |
|||||||||||
斜 向 式 |
|
其倾斜面可绕轴承中心作一定摆动,适用于轴摆动较大的地方,如调心轴承支承 |
|||||||||||
组 合 式 |
|
组合式迷宫密封由两组“ |
|||||||||||
垫圈式 |
旋 转 垫 圈 |
|
工作时,垫圈与轴一起转动,轴的转速越高,密封效果越好。旋转垫圈既可用来阻挡油的泄出,也可用来阻挡杂物的侵入,视垫圈所在位置而定 |
||||||||||
静 止 垫 圈 |
|
固定在轴承外圈上的垫圈工作时静止不动。主要用来阻挡外界灰尘、杂物的侵入 |
|||||||||||
甩 油 环 式 |
|
靠甩油环旋转将油甩出进行密封,转速越高密封效果越好。一般多用于油润滑处 |
|||||||||||
挡 油 圈 式 |
|
靠挡油圈挡住油并借离心力将油甩入箱内,然后由孔道流回,转速越高,密封效果越好。适用于油润滑处 |
|||||||||||
接触式(必须有一定贴合压力使密封圈贴附滑动面,因此运转会发生磨损和热量) |
毡 封 式 |
|
主要用于脂润滑、工作环境比较干净的轴承密封。一般接触处的圆周速度不超过4~5m/s,允许工作温度可达90℃。如果轴表面经过抛光,毛毡质量较好,圆周速度可允许到7~8m/s 毡圈可为单个、两个或多个 毡圈与轴之间的摩擦较大,长期使用易把轴磨出沟槽。因此,一般多采用轴套与毛毡圈接触,以保护轴 毛毡式密封效果欠佳,虽然多毡圈式比单、双毡圈式密封效果要好一些,但因为外面的毡圈首先与污物接触而得不到轴承内的润滑剂,所以逐渐干燥失去弹性 |
||||||||||
油 封 式 ︵ 皮 碗 式 ︶ |
|
油封密封圈用耐油橡胶制成,用于脂润滑或油润滑的轴承密封中。接触处的圆周速度不大于7m/s,适用于温度-40~100℃ 为了保持密封圈的压力,皮碗用弹簧圈紧箍在轴上,使密封唇呈锐角状。图a的密封唇面向轴承,主要用于防止润滑油的泄出。图b的密封唇背向轴承,主要用于阻止灰尘杂物的侵入 同时采用两个油封相对安装。面向轴承者为阻止润滑油流出,背向轴承者为阻止灰尘杂物的侵入 |
|||||||||||
综合式(在粉尘、水分多等恶劣环境下,以及不允许有润滑剂泄漏的场合,往往用综合式密封结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