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导航 广告链接

伺服阀的选择、使用及维护

伺服阀的选择、使用及维护

伺服阀的选择、使用及维护

项目

说明

考虑

因素

负载的性质及大小控制速度、加速度的要求系统控制精度及系统频宽的要求工作环境可靠性及经济性尺寸、重量限制以及其他要求等

(1)确定伺服阀的类型

根据系统的控制任务、负载性质确定伺服阀的类型。一般位置及速度控制系统采用Q力控制系统最好采用P亦可采用Q大惯量但外负载力较小的系统拟用P-Q

(2)确定伺服阀的种类和性能指标

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确定伺服阀的种类及性能指标。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系统拟采用分辨率高、滞环小的伺服阀外负载力大时拟采用压力增益高的伺服阀

频宽应根据系统频宽要求来选择。频宽过低将限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过高则会把高频干扰信号及颤振信号传给负载

工作环境较差的场合拟采用抗污染性能好的伺服阀

(3)确定伺服阀的规格

根据负载的大小和要求的控制速度确定伺服阀的规格即确定额定压力和额定流量

(4)选择合适的额定电流

伺服阀的额定电流有时可选择。较大的额定电流要求采用较大功率的伺服放大器较大额定电流值的阀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使

线

一般伺服阀有两个控制线圈根据需要可选下图任一种接法。但有的伺服阀只有单控制线圈

b22d3d44

两个线圈单独连接时一个线圈接控制信号另一个接颤振信号。如果只使用一个线圈则把颤振信号叠加在控制信号上

串联连接时线圈匝数加倍因而电阻加倍而电流减半

并联连接时电阻减半电流不变。并联的优点是:由于伺服阀放大器大多是深度电流反馈一个线圈损坏时仍能工作从而增大了工作可靠性

差动连接的优点是电路对称温度和电源波动的影响可以互补

使

颤振信号使阀始终处于一种高频低幅的微振状态从而可减小或消除伺服阀中由于静摩擦力而引起的死区并可以有效地防止出现阀的堵塞现象。但颤振无助于减小力()马达磁滞所产生的伺服阀滞环值

颤振信号的波形可以是正弦波、三角波或方波通常采用正弦波。颤振信号的幅值应足够大其峰值应大于伺服阀的死区值。主阀芯的振幅约为其最大行程的0.5%~1%左右振幅过大将会把颤振信号通过伺服阀传给负载造成动力元件的过度磨损或疲劳破坏。颤振信号的频率应为控制信号频率的2~4以免扰乱控制信号的作用。由于力()马达的滤波衰减作用较高的颤振频率要求加大颤振信号幅值因此颤振频率不能过高。此外颤振频率不应是伺服阀或动力元件谐振频率的倍数以免引起共振造成伺服阀组件的疲劳破坏

(1)性能检查:伺服阀通电前务必按说明书检查控制线圈与插头线脚的连接是否正确

(2)零点的调整:闲置未用的伺服阀投入使用前应调整其零点。必须在伺服阀试验台上调零如装在系统上调零则得到的实际上是系统零点

(3)颤振信号的调整:由于每台阀的制造及装配精度有差异因此使用时务必调整颤振信号的频率及振幅以使伺服阀的分辨率处于最高状态

控制污染首先应防范污染物的侵入。合理的系统设计、有效的过滤和完善的维护管理体制是控制污染的关键

大型工业伺服系统的过滤系统设有:主泵出口高压过滤器、伺服阀前高压过滤器、主回油低压过滤器、循环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和磁性过滤器

阀前过滤器精度由伺服阀的类型而定喷嘴挡板阀的绝对过滤精度要求5μm。滑阀式工业伺服阀的绝对过滤精度要求10μm阀内小过滤器为粗过滤器防止偶然的较大污染物进入伺服阀。阀内过滤器和系统过滤器应定期检查、更换和清洗

系统装上伺服阀前必须用伺服阀清洗板代替伺服阀对系统进行循环清洗循环清洗时要定期检查油液的污染度并更换滤芯直至系统的洁净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装上伺服阀

油源中泵的流量脉动引起的压力脉动、溢流阀的不稳定、管道谐振、各种非线性因素引起的极限环振荡、伺服阀引起的不稳定等会引起系统振荡

伺服阀中的游隙和阀芯上稳态液动力造成的压力正反馈都可以引起系统的不稳定。伺服阀至执行元件间的管道谐振也会引起系统振荡。伺服阀转换器的谐振频率、前置级阀或功率级的谐振频率与动力元件的谐振频率、管道的1/4波长频率相重合或成倍数时也可能引起共振

伺服阀游隙引起的不稳定可通过改善过滤和加颤振来减弱或消除与管道及结构谐振频率有关的振荡则可通过改变管道的长度及支承、执行元件的支承等来减弱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