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器的选择与设计

制动转矩的确定

制动器的选择与设计分页导航
本页导航 广告链接

制动转矩的确定

制动转矩的确定

制动转矩的确定

根据被制动对象的运动状态,可分为水平移动制动与垂直移动制动。制动转矩T的计算见表1。常用旋转体转动惯量的计算公式见表“常用旋转体的转动惯量”。

1                  制动转矩的计算

计算

内容

 

计算制动转矩

水平制动

被制动的只是惯性质量,如车辆制动

TTt-Tf

N·m

Tt——载荷转矩,此处为换算到制动轴上的传动系统惯性转矩,N·m

Tf——换算到制动轴上的总摩擦阻力转矩N·m

垂直制动

被制动的有惯性质量和垂直载荷,而垂直载荷是主要的,惯性转矩可略去(因有较大的安全系数),如提升设备其制动应保证重物能可靠悬吊

N·m

Tt——换算到制动轴上的载荷转矩N·m

T1——垂直载荷对载荷轴的转矩N·m

i——制动轴到载荷轴的传动比

η——从制动轴到载荷轴的机械效率

S——保证重物可靠悬吊的制动安全系数(见表2)

载荷转矩

水平制动

N·m

φ——制动轴在制动时的转角rad

Ep——换算到制动轴上的所有旋转质量的动能与制动轴系旋转动能之和N·m

Eg——换算到制动轴上的所有直动质量的动能N·m

Jeqp——换算到制动轴上的及制动轴系本身的旋转质量的等效转动惯量kg·m2

ω——制动轴角速度rad/s

m——直动部分质量kg

υ——直动部分速度m/s

下角10分别表示制动开始和终了

垂直制动

N·m

m——重物质量与吊具质量之和kg

D0——卷筒计算直径m

a——滑轮组倍率

i——制动轴到卷筒轴的传动比

η——制动轴到卷筒轴的机械效率

g——重力加速度m/s2

制动轴上的总等效转动惯量

等效转动惯量计算图

B6D4D2

制动器装在高速轴上,常用的近似公式

Jeqp(1.11.2)J1

旋转轴轴线不通过旋转体的重心时

JJ0+ml2

kg·m2

Jeqp——旋转部分的等效转动惯量kg·m2

J——传动系统中任意轴 j的转动惯量kg·m2

i(1-j)——传动系统中制动轴1到轴 j的传动比i(1-j)n1/nj

Jeqg——直动部分的等效转动惯量kg·m2

m——直动部分的质量kg

υ——直动部分速度m/min

n——制动轴转速r/min

J1——高速轴即制动轴上的总转动惯量kg·m2

J0——旋转体绕重心轴的转动惯量kg·m2

m——旋转体质量kg

l——旋转体重心到旋转轴轴线的距离m

给定制动时间

对于水平移动车辆,为保证制动时车轮不打滑,应使

N·m

 

 

 

 

s

在时间 t 秒内将制轴的转速从n1减至n0要求完全制动时n00

n1n0——制动轴制动开始与终了的转速r/min

m——车辆总质量kg

m1——车辆分配到制动轴上的质量kg

μ——车轮与路面(或轨道)间的摩擦因数

υ1υ0——车辆制动开始和终了的平移速度m/s

a——制动时的减速度m/s2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给定制动轴转角

N·m

在制动轴转角φ内将制动轴的转速从n1减至n0

要求完全制动时n00

φ——制动轴转角rad

给定制动距离

如制动开始和终了时的车速为υ1υ0(m/min),则

υ1υ0的单位为m/s,则

  要求完全制动时n1υ0为零,亦可用下式

N·m

在车辆等行走L距离内将制动轴的转速从n1减至n0

R——车轮半径m

i——制动轴到车轮轴的传动化

L——给定制动距离m

2                  制动安全系数S推荐值

     

S

  

矿井提升机

3

 

起重机械的起升机构

驱动型式

机构工作级别

 

 

人力驱动

M1(轻级)

1.5

JC15%

动力驱动

M1M2M3M4(轻级)

1.5

JC15%

M5(中级)

1.75

JC25%

M6M7(重级)

2.0

JC40%

M8(特重级)

2.5

JC60%

双制动*中的每一台制动器

1.25

对运送易燃、爆炸、铁水包等物品的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必须用两台制动器

1.*表示一套起升机构同时配备两台制动器的情况。如果一套起升机构同时配置两套彼此有刚性联系的驱动装置,每套装置有两台制动器时,每台制动安全系数不低于1.1

2.JC值为10min,机构的工作时间与整个工作周期之比。即通电持续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