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动力元件的静态特性及其负载匹配
液压动力元件的静态特性及其负载匹配
动力元件的静态特性
动力元件的静态特性 |
||||
---|---|---|---|---|
类型 |
静态特性 |
说明 |
||
阀 控 动 力 元 件 |
阀 控 缸 |
|
输出特性:υp=f(FL,xv) 速度特性:υp=f(xv)|FL=const |
υp——输出速度,m/s
FL——外负载力,N TL——外负载力矩,N·m xv——阀的位移,m f——泵的偏角,rad |
阀 控 马 达 |
输出特性: 速度特性: |
|||
泵 控 动 力 元 件 |
泵 控 缸 |
|
输出特性:υp=f(FL,f ) 速度特性:υp=f(f )|FL=const |
|
泵 控 马 达 |
输出特性: 速度特性: |
负载特性及其等效
负载特性及其等效 |
||||
---|---|---|---|---|
负载类型 |
负载特性方程 |
负载轨迹 |
说明 |
|
典 型 负 载 |
惯性负载 |
|
|
FI——惯性力,N m——负载质量,kg x——运动位移,m
xm——最大位移,振幅,m ω——运动角频率,rad/s |
弹性负载 |
|
|
Fk——弹性力,N K——弹簧刚度,N/m |
|
黏性负载 |
|
|
Fv——黏性力,N B——黏性阻尼系数,N·s/m |
|
静摩擦力 |
|
|
Fs——静摩擦力,N Fsmax=|±Fs0|,与ω无关 |
|
动摩擦力 |
|
|
Fc——动摩擦力,N Fcmax=|±Fc0|,与ω无关 |
|
重力负载 |
|
|
Fw——重力,N g——重力加速度 |
|
合 成 负 载 |
惯性负载+ 弹性负载+ 黏性负载 |
|
|
|
惯性负载+ 黏性负载 |
|
|
|
|
惯性负载+ 弹性负载 |
|
类似弹性负载轨迹,仅横坐标 |
|
|
黏性负载+ 静摩擦力+ 动摩擦力 |
|
|
|
|
等 效 负 载 实 例 |
等效惯量 |
|
J1,J2,J3——1,2,3轴的转动惯量,N·m·s2/rad ω1,ω2,ω3——1,2,3轴的角速度,rad/s G1,G2,G3——1,2,3轴的扭转刚度,N·m/rad i1,i2——两齿轮对的减速比 Jm,Tm,ωm,Bm——液压马达的转动惯量、转矩(N·m)、转速及黏性阻尼系数(N·m·s/rad) L,d——滚珠丝杠的螺距、直径,m m,BL,FL,υ——工作台的惯量(kg)、黏性阻尼系数、负载力(N)及转速(m/s) |
|
等效刚度 |
|
|||
等效外负 载力矩 |
|
|||
等效黏性 阻尼系数 |
|
阀控动力元件与负载特性的匹配
阀控动力元件与负载特性的匹配 |
|||||
---|---|---|---|---|---|
匹 配 的 含 义 |
匹配是指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与负载特性相适应: (1)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曲线应能包围负载轨迹,否则无法实现基本的拖动要求; (2)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曲线与负载轨迹在最大功率点附近相切,并使二曲线间的区域尽可能小,目的是为了提高功率利用率,提高效率 |
||||
匹 配 方 法 |
通过改变动力元件的输出特性以适应负载特性的需要: (1)改变供油压力ps 提高ps时,压力-流量特性向外扩展; (2)改变伺服阀的规格 增大阀的规格,压力-流量特性向上扩展; (3)改变执行元件的规格 增大执行元件规格,压力-流量特性变窄变高 |
||||
匹 配 的 评 价 |
评价指标 |
a |
b |
c |
|
阀的规格 |
较小 |
太大 |
适中 |
||
执行元件尺寸 |
较小 |
太大 |
适中 |
||
供油压力 |
太大 |
较小 |
适中 |
||
效率 |
较低 |
较低 |
较高 |
||
刚度 |
较大 |
太小 |
尚好 |
||
阻尼 |
较小 |
较大 |
居中 |
||
线性 |
较好 |
较差 |
居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