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产品有关术语

钢材标准常用术语

钢铁产品有关术语分页导航
本页导航 广告链接

钢材标准常用术语

序号 名  称 说      明
1 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目前,我国钢铁产品执行的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 技术条件 标准中规定产品应该达到的各项性能指标和质量要求称为技术条件,如化学成分,外形尺寸、表面质量、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内部组织、交货状态等
3 保证条件 按照金属材料技术条件的规定,生产厂应该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的性能、化学成分、内部组织等质量指标,称为保证条件 (1)基本保证条件——基本保证条件又叫必保条件,是指标准中规定的,无论需方是否在订货合同中提出要求,生产厂必须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项目 (2)附加保证条件——是指标准中规定的,只要需方在合同中注明要求,生产厂就必须进行检验并保证检验结果符合规定的项目 (3)协议保证条件——在标准中没有规定,而经供需双方协议并在合同中注明加以保证的项目,称为协议保证条件 (4)参考条件——标准中没有规定,或有规定而不要求保证,由需方提出并经供需双方协商一致进行检验的项目,其结果仅供参考,不作考核,称为参考条件
4 质量证明书 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一样,是按统一的标准规定进行的,执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不合格的金属材料不准交货。对于交货的金属材料,生产厂提供质量证明书以保证其质量。金属材料的质量证明书不仅说明材料的名称、规格、交货件数、重量等,而且还提供规定的保证项目的全部检验结果  质量证明书,是供方对该批产品检验结果的确认和保证,也是需方进行复检和使用的依据
5 质量等级 按钢材表面质量、外形及尺寸允许偏差等要求不同,将钢材质量划分为若干等级。例如一级晶、二级品。有时针对某一要求制定不同等级,例如针对表面质量分为一级、二级、三级、针对表面脱碳层深度分为一组、二组等,均表示质量上的差别
6 精度等级 某些金属材料,标准中规定有几种尺寸允许偏差,并且按尺寸允许偏差大小不同,分为若干等级,叫精度等级。精度等级按允许偏差分为普通精度、较高精度、高级精度等。精度等级愈高,其允许的尺寸偏差就愈小。在订货时,应注意将精度等级要求写入合同等有关单据中
7 牌号 金属材料的牌号,是给每一种具体的金属材料所取的名称。钢的牌号又叫钢号。我国金属材料的牌号,一般都能反映出化学成分。牌号不仅表明金屑材料的具体品种,而且根据它还可以大致判断其质量。这样,牌号就简便地提供了具体金属材料质量的共同概念,从而为生产、使用和管理等工作带来很大方便
8 品种 金属材料的品种,是指用途、外形、生产工艺、热处理状态、粒度等不同的产品
9 型号 金属材料的型号是指用汉语拼音(或拉丁文)字母和一个或几个数字来表示不同形状、类别的型材及硬质合金等产品的代号。数字表示主要部位的公称尺寸
10 规格 规格是指同一品种或同一型号金属材料的不同尺寸。一般尺寸不同,其允许偏差也不同。在产品标准中,品种的规格通常按从小到大,有顺序地排列
11 标准中所指的批,是指一个检验的单位,而不是指交货的单位。通常一批钢材的组成有下列几种规定:(1)由同一炉罐号、同一钢号、同一尺寸或同一规格以及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材组成(2)由同一钢号、同一尺寸及同一热处理制度的钢组成。与第一种的区别在于可由数个炉罐号的钢组成(3)其他均与第一种或第二种相同,但尺寸规格可由几种不同尺寸组成 检验批和交货批不是一回事,检验批是进行检验的单位,而交货批是指交货的单位。当订货数量大时,一个交货批可能包括几个检验批;当订货数量少时,一个检验批可能分成几个交货批
12 表面状态 主要分为光亮和不光亮两种。在钢丝和钢带标准中常见,主要区别在于采取光亮退火还是一般退火,也有把抛光、磨光、酸洗、镀层等作为表面状态看待
13 边缘状态 边缘状态是指带钢是否切边而言,切边者为切边带钢,不切边者为不切边带钢
14 交货状态 交货状态是指产品交货的最终塑性变形加工或最终热处理的状态。不经过热处理交货的有热轧(锻)及冷轧状态。经正火、退火、高温回火、调质及固溶等处理的统称为热处理状态交货,或根据热处理类别分别称正火、退火、高温回火、调质等状态交货
15 材料软硬程度 是指采用不同热处理或加工硬化程度,所得钢材的软硬程度不同。在有的带钢标准中,划分为特软钢带、软钢带、半软钢带、低硬钢带和硬钢带 
16 纵向和横向 钢材标准中所称的纵向和横向,均指与轧制(锻制)及拔制方向的相对关系而言,与加工方向平行者称纵向;与加工方向垂直者称横向。沿加工方向取的试样叫纵向试样,与加工方向垂直取的试样称横向试样。而在纵向试样上打的断口,是与轧制方向垂直的,故叫横向断口,横向试样上打的断口,则与加工方向平行,故叫纵向断口
17 标志 为了便于金属材料的管理,避免混乱和防止因混乱而造成使用事故,在材料或包装上标出牌号、批号、状态、规格、生产厂代号等,统称为标志。标志的方法主宴有下列三种: (1)涂色——在金属材料的规定部位涂上表明其牌号的颜色叫涂色。常用此法区分金属材料的类别 (2)打印——用在金属材料规定部位打钢印或喷印的方法,以说明材料的牌号、规格、炉罐号等,称为打印。常用于钢板及大、中型型钢 (3)挂牌——成捆或成箱的金属材料,用悬挂标牌的方法说明牌号、批号、规格等,称为挂牌
18 理论重量和实际重量 这是两种不同的计算交货重量的方法。按理论重量交货者,是按材料的公称尺寸和密度计算得出的交货重量,按实际重量交货者,是按材料经称量(过榜)所得交货重量
19 公称尺寸和实际尺寸 公称尺寸是指标准中规定的名义尺寸,是生产过程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但在实际生产中,钢材实际尺寸往往大于或小于公称尺寸,实际所得到的尺寸,叫做实际尺寸
20 偏差和公差 由于实际生产中难达到公称尺寸,所以标准中规定实际尺寸与公称尺寸之间有一允许差值,叫做偏差。差值为负值叫负偏差,正值叫正偏差。标准中规定的允许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叫做公差。偏差有方向性,即以“正”或“负”表示,公差没有方向性
21 交货长度 钢材交货长度,在现行标准中有四种规定: (1)通常长度——又称不定尺长度,凡钢材长度在标准规定范围内而且无固定长度的,都称为通常长度。但为了包装运输和计量方便,各企业剪坍钢材时,根据情况最好切成几种不同长度的尺寸,力求避免乱尺 (2)定尺长度——按订货要求切成的固定长度(钢板的定尺是指宽度和长度)叫定尺长度,例如定尺为5m,则一批交货钢材长度均为5m。但实际上不可能都是5m长,因此还规定了允许正偏差值 (3)倍尺长度——按订货要求的单倍尺长度切成等于订货单倍长度的整数倍数,称为倍尺长度,例如单倍尺长度为950mm,则切成双倍尺时为1900mm,三倍尺为950×3=2850mm等 (4)凡长度小于标准中通常长度下限,但不小于最小允许长度者,称为短尺长度
22 冶炼方法 指采用何种炼钢炉冶炼而言,例如用平炉、电弧炉、电渣炉、真空感应炉及混合烁钢等冶炼。“冶炼方法”一词在标准中的含义,不包括脱氧方法(如全脱氧的镇静钢、半脱氧的半镇静钢和沸腾钢)及浇注方法(如上注、下注、连铸)这些概念
23 化学成分(产品成分) 是指钢铁产品的化学组成,包括主成分和杂质元素,其含量以质量分数表示
24 钢的熔炼成分 钢的熔炼成分是指钢在熔炼(和在罐内脱氧)完毕,浇注中期的化学成分,为了使其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该炉或罐的平均成分,在标准方法中规定在样模内铸成小锭,刨取或钻取试屑,按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分析
25 成品成分 钢材的成品成分,又叫验证分析成分,是指从成品钢材上按规定方法钻取或刨取试屑,并按规定的标准方法分析得来的化学成分。生产厂一般并不全做成品分析,但应保证成品成分符合标准规定。有些主要产品或者有时由于某些原因(如工艺改动、质量不稳、熔炼成分接近上下限、熔炼分析样未取到等),生产厂也做成品成分分析
26 冷切削加工用钢 冷切削加工用钢或叫冷机械加工用钢,是指供切削机床(如车、铣、刨、磨……等)在常温下切削加工成零件用的钢。切削加工前钢不经加热
27 压力加工用钢 压力加工用钢是指供压力加工并经过塑性变型(如轧、锻、冷拉等)制成零件或产品用的钢。加工前钢是否先经加热,又分为热压力加工用钢和冷压力加工用钢
28 热轧(锻)材与冷轧(拉)材 钢经加热(一般加热温度都超过Ac3以上)以后进行轧(锻)者,称为热轧(锻)材:而不经加热在常温下轧(拉)者,称为冷轧(拉)材
29 冷顶锻用钢 钢材在使用时,在常温下进行镦粗,做成零件或零件毛坯,如铆钉、螺栓及带凸缘的毛坯等,这种钢叫做冷镦钢或冷顶锻用钢
30 冷冲压用钢 钢材使用时,在常温下进行冲、压以制成零件或零件毛坯,叫冷冲压用钢
31 条钢、棒钢、型钢和异型钢 按现行标准,凡呈条状的叫条钢,它包括棒钢(主要是圆、方、扁、六角、八角等棒状钢材等)、羽钢(指简单断面型钢,如角钢、工槽钢、乙字钢等)和异型钢(指复杂断面型钢,如犁铧、汽车轮辋、拖拉机履带板等)。标准中的这种分类方法,常常与生产统计分类方法不同,因为标准上分类的目的和其他分类的目的不同
32 棒材和盘条 棒材与盘条在直径或厚度上无明显分界线,一般理解为成盘者为盘条,成直条者为棒材。在冷拉线材中也有直条交货的,也称为钢棒,而在标准中不称它为钢丝,以示区别
33 银亮钢(磨光钢) 银亮钢是表面经过磨光或抛光精制成的钢材,也有的经车光制成。一般在钢棒及钢丝(呈直条状)标准中常见,而在钢板及钢带标准中不叫银亮钢,称之为表面抛(磨)光钢板或钢带
34 优质钢和高级优质钢(带A字) 又叫质量钢和高级质量钢,其区别在于高级优质钢在下列方面的一部或全部优于优质钢:  (1)缩小含碳量范围  (2)减少有害杂质(主要是硫、磷)含量  (3)保证较高的纯净度(指夹杂物含量少)  (4)保证较高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