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导航
            
            广告链接
            
                
                
                
                
                
            
        
        铸件缺陷与改进措施
缩孔与疏松
壁厚不均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 
                    壁厚力求均匀,减少厚大断面以利于金属同时凝固。改进后将孔径中部适当加大,使壁厚均匀 | 
                         
                     | 
                    
                         
                     | 
                |
                         
                     | 
                    
                         
                     | 
                    铸件壁厚应尽量均匀,以防止厚截面处金属积聚导致缩孔、疏松、组织不密致等缺陷 | 
                         
                     | 
                    
                         
                     | 
                |
                         
                     | 
                    
                         
                     | 
                    局部厚壁处减薄 | 
                         
                     | 
                    
                         
                     | 
                    采用加强肋代替整体厚壁铸件 | 
                         
                     | 
                    
                         
                     | 
                |
                         
                     | 
                    
                         
                     | 
                |
                         
                     | 
                    
                         
                     | 
                |
                         
                     | 
                    
                         
                     | 
                    为减少金属的积聚,将双面凸台改为单面凸台 | 
                         
                     | 
                    
                         
                     | 
                    改进前,深凹的锐角处易产生气缩孔 | 
肋或壁交叉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 
                    尽量不采用正十字交叉结构,以减少金属积聚 | 
                         
                     | 
                    
                         
                     | 
                |
                         
                     | 
                    
                         
                     | 
                    交叉肋的交点应置环形结构 | 
补缩不良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 
                    易产生缩松处难以安放冒口,故加厚与该处连通的壁厚,加宽补缩通道 | 
                         
                     | 
                    
                         
                     | 
                    图示一铸钢夹子,冒口放在凸台上。原设计凸台不够大(φ310mm),补缩不良。后将凸台放大到φ410mm,才消除了缩孔 | 
                         
                     | 
                    
                         
                     | 
                    考虑顺序凝固,以利于逐层补缩,缸体壁设计成上厚下薄 | 
                         
                     | 
                    
                         
                     | 
                    对于两端壁较厚的铸钢件断面,为创造顺序凝固条件,应使a≥b,并在底部设置外冷铁,形成上下温度梯度有利于顺序补缩,消除缩孔、缩松 | 
气孔与夹渣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水平面过大 | 
                         
                     | 
                    
                         
                     | 
                    尽量减少较大的水平平面,尽可能采用斜平面,便于金属中夹杂物和气体上浮排除,并减少内应力 铸孔的轴线应与起模方向一致 | 
                         
                     | 
                    
                         
                     | 
                ||
                         
                     | 
                    
                         
                     | 
                ||
                         
                     | 
                    
                         
                     | 
                    避免薄壁和大面积封闭,使气体能充分排出;浇注时,重要面(如导轨面)应在下部,以便金属补给 | |
烧结粘砂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避免小凹槽 | 
                         
                     | 
                    
                         
                     | 
                    改进前,小凹槽容易掉砂,造成铸件夹砂 | 
                         
                     | 
                    
                         
                     | 
                ||
| 避免尖角 | 
                         
                     | 
                    
                         
                     | 
                    避免尖角的泥芯或砂型 | 
| 避免狭小内腔 | 
                         
                     | 
                    
                         
                     | 
                    避免狭小的内腔 | 
裂纹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内壁过厚 | 
                         
                     | 
                    
                         
                     | 
                    铸件内壁的厚度应略小于铸件外壁的厚度,使整个铸件均匀冷却 | 
                         
                     | 
                    
                         
                     | 
                ||
                         
                     | 
                    
                         
                     | 
                ||
| 截面突变 | 
                         
                     | 
                    
                         
                     | 
                    突变截面应有缓和过渡结构 | 
| 收缩受阻 | 
                         
                     | 
                    
                         
                     | 
                    铸件应避免阻碍收缩的结构,较大的飞轮、带轮、齿轮的轮辐可作成弯曲的辐条或带孔的辐板 | 
                         
                     | 
                |||
                         
                     | 
                    
                         
                     | 
                    大型轮类铸件,可在轮毂处作出缝隙(a≈30mm),以防止裂纹 | |
                         
                     | 
                    
                         
                     | 
                    没有肋的框型内腔冷却时均能自由收缩 | |
| 过渡圆角太小 | 
                         
                     | 
                    
                         
                     | 
                    避免锐角连接,采用圆弧过渡 | 
                         
                     | 
                    
                         
                     | 
                    铸件方形窗孔四角处的圆角半径不应太小 | |
变形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截面形状不合理 | 
                         
                     | 
                    
                         
                     | 
                    为防止细长件和大的平板件在收缩时挠曲变形,应正确选择零件的截面形状(如对称截面)和合理的设置加强肋 | 
                         
                     | 
                    
                         
                     | 
                ||
                         
                     | 
                    
                         
                     | 
                ||
                         
                     | 
                    
                         
                     | 
                    铸件抗压强度大于抗弯强度和抗拉强度,设计中应合理利用 | |
| 缺少加强肋 | 
                         
                     | 
                    
                         
                     | 
                    不用增加壁厚而用合理增加加强肋的方法来提高零件刚性 | 
                         
                     | 
                    
                         
                     | 
                    大而薄的壁冷却时易扭曲,应适当加筋 | |
| 缺少凸台 | 
                         
                     | 
                    
                         
                     | 
                    孔洞周沿增加凸边可加大刚性 | 
渗漏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错用撑钉 | 
                         
                     | 
                    
                         
                     | 
                    液体容器部分避免用撑钉,以防渗漏;右图的泥芯,可在两端固定,不用撑钉 | 
损伤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突出部分薄弱 | 
                         
                     | 
                    
                         
                     | 
                    避免大铸件有薄的突出部分(易损坏) | 
错箱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铸件在两砂箱 | 
                         
                     | 
                    
                         
                     | 
                    尽量使铸件在一个砂箱中形成,以避免因错箱而造成尺寸误差和影响外形美观 | 
                         
                     | 
                    
                         
                     | 
                ||
形状与尺寸不合格
| 注意事项 | 图 例 | 改 进 措 施 | |
|---|---|---|---|
| 改 进 前 | 改 进 后 | ||
| 内腔过小 | 
                         
                     | 
                    
                         
                     | 
                    铸件两壁之间的型芯厚度一般应不小于两边壁厚的总和(c>a+b),以免两壁熔接在一起 | 
| 凸台过小 | 
                         
                     | 
                    
                         
                     | 
                    大件中部凸台位置尺寸不易保证,铸造偏差较大;应考虑将凸台尺寸加大,或移至内部 | 
                         
                     | 
                    
                         
                     | 
                    凸台应大于支座的底面,以保证装配位置和外观整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