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关系和特性
偶合器的基本关系
偶合器的基本关系 |
||
---|---|---|
名 称 |
公 式 |
说 明 |
稳定运转下各转矩之间的关系 |
MB=MT=M M1≈M≈M2 |
M1——输入(主动)轴转矩 M2——输出(从动)轴转矩 MB——泵轮液力转矩 MT——涡轮液力转矩 M——偶合器所传转矩 左关系中忽略了不大的外壳鼓风、轴承和油封的阻力扭矩,工程上允许这种忽略 |
液力效率ηy |
|
|
滑差(转差率)S |
|
在传递额定扭矩时,偶合器的输出转速要比输入转速约低2~5%,即额定滑差S*=0.02~0.05 |
偶合器效率η |
|
∑△N——偶合器空转时功率损失 N1——偶合器输入轴功率 ηm——机械效率 |
过载系数Tg |
|
Mmax——偶合器最大转矩,一般出现在i=0工况 Me——偶合器所传的额定转矩 |
特性
特性 |
||
---|---|---|
名 称 |
图 形 及 说 明 |
|
外特性 M=f(i) |
在流道全充油,nB和油的密度ρ为定值下,偶合器转矩M随i的变化关系见图。 M——转矩对额定点e的相对值 当i由零到1变化时,M由某一最大值逐步下降到零。具体曲线图形还随流道几何参数不同而异 |
|
部分充油特性 M=f(i,q) |
在nB和ρ不变下,M 随流道中油充满程度q和i的变化关系见图。流道未充满(q<1.0)时,M均低于外特性曲线,曲线具体形状随不同流道几何参数有所区别。有局部不稳定区(阴影部分) |
|
无因次(原始)特性 λ=f(i) |
转矩无因次系数, 转矩系数有因次
|
|
与原动机的匹配特性 |
nD=nB; λi可取自原始特性λ=f(i),任选一i 必可得对应该i 的 λi 所选原动机特性由该原动机制造厂提供 i* 时抛物线应通过额定工况点e 原动机转矩MD,转速nD,电机电流I 和偶合器转矩M 随涡轮转速nT(或输出转速n2)的变化关系 可以看出nT=0时,nD≠0,且常可大于柴油机最低稳定转速nDmin,柴油机可不致熄火 当kg小于电动机时 时,如果工作机突然发生卡住或动力过载(nT=0),电动机可在最大转矩右侧附近运转,不致失速(或闷车) |
|
|
||
调速特性 |
部分充油特性与工作机(载荷)特性M2=f(n2)相配合 1—载荷转矩 2—恒转矩载荷i=0.4~0.97; 3—减转矩载荷i≈0.68~0.97; |
|
调速原理
调速原理 |
||
---|---|---|
调速形式 |
调 速 原 理 及 说 明 |
|
勺管,出口调节 |
导管口调节原理 1—泵轮;2—涡轮;3—流通孔;4—排油;5—导管; 6—副叶片;7—转动外壳;8—进油管;9—旋转油环 |
由外部油泵供应的进入偶合器流道的流量不变,勺管排油能力大于供油,流道内存油面(即充油度q)与勺管孔口齐平,移动勺管于最内和最外缘两极限位置,(即全充油和排空)之间任一位置,可得对应充油度q和输出转速n2,实现无级调速 |
勺管和喷嘴,进口调节 |
|
流道外侧有数个喷油嘴常开连续喷油,流道的充满程度视勺管提供的油量而定。勺管伸入最下侧(外缘),旋转油壳内存油几乎全由勺管勺取供应流道,流道全充满,输出轴全速;勺管拉起至上限位置,流道内油由喷嘴排入旋转油壳,流道排空,输出最低速,勺管置于两极限位置之间,即得对应流道充油度q和输出转速n2实现无级调速 |
限矩原理
限矩原理 |
||
---|---|---|
名 称 |
工 作 原 理 图 及 说 明 |
|
牵引型(静压倾泄式) |
|
外壳与涡轮外侧有较大容积辅油室,并在外缘与流道相通。涡轮停转或低速时,辅油室油层厚度大,贮油量大,流道内部分充油,加上挡板阻流作用,限制了低速工况的过大转矩。涡轮高速时,因离心力加大,辅油室油流向流道,油层厚度与流道接近,流道充满程度增加,挡板阻流作用减弱,传递额定转矩 注入偶合器的油是定量的,并使流道部分充油 |
限矩型(动压倾泄式) |
|
泵轮内缘设有内辅室,流道内定量部分充油。涡轮高速时,流道内油量变化不大,接近全充油,传递额定转矩。当涡轮转速降低到i≈0.8以下时,反抗压头明显低于泵轮,液流结构由小循环变为大循环,冲向内辅室,满后流道变为部分充油,所传转矩降低,达到限制过大转矩的目的 |
限矩型(延充式) |
|
泵轮内缘设有内辅室,外侧有外辅室。由静止启动时,外辅室存油由孔a缓缓流入流道,使所传转矩逐渐增加。反之,当涡轮突然减速时,内辅室的油一部分可经孔b流入外辅室,降低涡轮低转速时转矩。如采取结构措施,可减少特性中转矩跌落现象,限矩性能好 |
限矩型(阀控延充式) |
|
泵轮内辅室上装有延充阀。泵轮(即电动机)开始启动时,延充阀开,涡轮环流冲向内辅室后,经b孔大量流入外辅室,流道内充油度减小,扭矩大大减小,使电机轻载快速启动。当泵轮(电动机)超过临界转速后,因离心力作用关闭,侧辅室油经a孔逐步进入流道,使转矩缓慢增加。涡轮失速或制动时,转矩特性与动压倾泄式类似,限矩性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