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分类及其结构特点 |
|||
---|---|---|---|
名称 |
特性 |
结构特点 |
|
普通型 |
过载系数大,一般为6~7,有的甚至高达20左右。具有平稳启动、隔离振动、缓和冲击的作用 |
结构简单,无限矩和调速的结构,工作腔容积大 |
|
限矩型 |
静压倾泄式 (牵引型) |
提高原动机的启动能力,平稳地启动大惯量工作机,隔离振动,缓和冲击,协调多台原动机的载荷分配;在运转中不能调速和脱离,防护动力过载性能较差 |
涡轮出口处有挡板,外侧有辅油室、泵轮无支承结构,流道内定量部分充油,壳体风冷散热,多带挠性联轴器,有过热保护易熔塞 |
动压倾泄式 |
提高原动机启动能力,平稳地启动大惯量工作机,隔离振动,缓和冲击,防护传动系统动力过载,协调多台原动机间载荷分配;不能调速和脱离 |
泵轮中心部分有内辅室,泵轮无支承结构,定量部分充油,壳体风冷散热,多带挠性联轴器或输出端装带轮,有过热保护易熔塞 |
|
延充式 |
用于启动困难的和大惯量的工作机时,在启动过程中电动机可具有较低的载荷,防护动力过载,隔离振动,缓和冲击,协调多台原动机间载荷分配;不能调速和脱离 |
有内辅室和外辅室,泵轮无支承结构,定量部分充油,壳体风冷散热,有过热防护易熔塞,多带挠性联轴器 |
|
调速型 |
进口调节式 |
无载启动原动机,逐步可控地启动大惯量工作机,无级调速,隔离振动,缓和冲击,协调多台原动机间载荷分配,便于实现远操纵和电脑自动控制,可以实现接合和脱离 |
勺管进口调节,自带储油用旋转油壳,泵轮无支承结构,偶合器重量有部分悬挂在原动机(和工作机)轴上,小功率(<50kW)时用壳体风冷散热,功率较大时则有油外循环管路和冷却器,带有挠性联轴器,偶合器轴向尺寸较短,安装时同心度要求较高 |
出口调节式 |
无载启动原动机,逐步可控或快速启动大惯量工作机,无级调速,隔离振动,缓和冲击,协调多台原动机的载荷分配,便于实现远操纵和电脑自动控制,可以实现接合和脱离,适用于各种不同的特殊环境 |
勺管出口调节,双支梁结构,有支持轴承的箱体和底部油箱,具有冷却供油系统和较为齐全的辅助设备(供油泵、冷却器、滤油器等),因有坚实的箱体支承,运转中尤其在高速下较为稳定,不易振动;偶合器重量和轴向尺寸较大,造价也较进口调节式略高 |
|
进出口调节式 |
无载启动大功率异步电动机,逐步可控地启动锅炉给水泵或高速鼓风机,无级调速,可在高转速大功率下进行可靠的运转,实现远操纵和自动控制 |
勺管动作与进油控制阀联动,勺管出口调节的同时,也对进入偶合器流道的流量进行有规律控制,以达调速的高度灵敏;常带有增(减)速齿轮,与偶合器一起组装于同一箱体内,偶合器布置于传动齿轮的高速轴上,悬臂梁结构,滑动轴承 |